数字阅读市场“蛋糕”诱人,新技术的加入激发更多可能
2019-04-22 16:33:49
  • 0
  • 0
  • 0
  • 0

文/东方亦落

4月19日晚间,掌阅科技公布了2018年年度公告。公告显示,掌阅去年营收额为19.03亿元,同比增长14.17%。这个营收额相当可观,也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数字阅读行业在中国的迅速崛起与发展的态势。

在数字化以各种形式频频引人瞩目的当下,数字阅读正以一种看似低调但影响极大的方式蔓延开来,根据《2018中国数字阅读白皮书》显示,中国数字阅读的市场规模已经达到254.5亿,人均阅读量12.4本,人均单次阅读时常为71.3分钟。

而从阅读方式的角度来看,数字阅读同样发展迅速。根据第4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去年年底,网络文学用户规模已达到4.32亿,其中手机网络文学用户规模达4.1亿,比2017年增加了6666万,占手机网民总体的50.2%。

从一系列数据中可以感受到数字阅读散发出的魅力之大。那么数字阅读是如何在中国迅速崛起的?这些年来争相入局的互联网巨头想要借助数字阅读达到怎样的目的?在新科技逐渐普及和即将到来的5G时代,数字阅读与之结合又能衍生出怎样的新功能呢?

一、数字阅读起源于网文,变化迅速市场稳步发展

说到数字阅读在中国的发展,与早期的网络文学有着莫大的关系。中国网文出现于上世纪90年代,虽然互联网还没有很大程度地普及开来,但网络文学在早期的互联网用户中已经在悄然传播。

1998年,“痞子蔡”在BBS上发表了《第一次的亲密接触》,迅速成为焦点,1999年出版之后热销,从此网络文学成为文学形态中不可忽视的形式。新世纪之初,“今何在”于新浪网金庸客栈上发表了被誉为“网络第一书”的《悟空传》,2001年,光明日报出版社发行了这本书,将网文的创作和阅读引领至一个高峰阶段。

这一时期,网络文学的主要载体还是BBS,不过获利却是通过出版。也就是说在数字阅读环节,用户能够免费享受到这些内容。不过随着时代和市场环境的变化,免费的数字阅读形式逐渐让位给付费形式。

2002年起点中文网成立,确立了2分/千字的稿费标准,其VIP制度给数字阅读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盈利模式,线上付费与线下出版并行,使作家的收入大幅增长,数字阅读的平台进入了快速发展期。此后盛大收购了起点,并通过点卡、网银等付费渠道进一步吸收付费读者和优质作者,从而形成了良性循环。

此后越来越多的数字阅读平台出现,内容的来源也趋向正规。再之后,移动互联网的崛起使得各种硬件设备迅速普及,数字阅读进入移动时代,成为人们生活中重要的阅读方式。到2016年,中国数字阅读用户规模达到3.33亿人,市场规模达120亿元。

从发展历程来看,数字阅读的崛起速度相当快,尤其是在用户数的增长和付费用户增长方面。在PC端,身处第一梯队的起点、晋江、创世中文网等平台的月度覆盖人数占比均超过10%。而移动端的掌阅、QQ阅读、书旗小说等平台的月度覆盖人数占比均超过8%。

数字阅读市场发展迅速,与用户付费意愿的提升大有关联。近年来,相关部门对盗版内容的打击力度升级,制度逐渐完善处罚加重,数字阅读版权保护机制逐渐健全。

如此一来,用户获取盗版内容所耗费的时间与精力成本增加,甚至很多盗版内容根本无迹可寻。长此以往,用户逐渐不以付费与否作为获取内容的重要条件,而是更加注重体验,也就促使用户习惯向付费获取正版转变。

用户在数字阅读方面的付费习惯得以建立,移动支付也起着重要的作用。以前付费步骤较多,并不十分便捷,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付费用户数的增长。而移动支付化繁为简,也让更多的人在快速的支付过程中转化为付费用户。

用户付费习惯的形成不仅能够促使平台的收入增长,同时也意味着创作者的收入有所提升。物质方面条件的进一步充足有利于激发出创作者更多的灵感,使他们能够创作出更多优质的内容,这种转变无论是对平台还是对读者都是有利的。

纵观全球数字阅读市场,都处于稳步发展的状态,甚至拯救了传统的创作行业并且吸引了新的读者。

在美国,传统新闻业在数字化浪潮的冲击下积极向数字媒体和网络媒体转型,与新的传播形式融合,使得年青一代阅读报纸的比例有所提升,以数字化形式阅读报纸的青年用户数远高于纸质报纸。

在欧洲,人们发起了“数字图书馆”计划。将古老的书籍、文献等作品保存其中,让人们在互联网中就能感受到欧洲的历史,免去了在典籍浩如烟海的图书馆中翻阅耗费过多的时间和精力。

在日本,“手机小说”是年轻人中流行的数字阅读方式。这种体裁多由年轻的业余作者通过移动端撰写,取材于青少年的日常生活,由于手机屏幕有限,文风也言简意赅,符合现代青年群体快节奏的生活方式。

在中国,BAT等巨头也同样看到了数字阅读背后隐藏的巨大市场空间,纷纷进入市场想要分食这块诱人的“蛋糕”。那么对于互联网巨头而言,数字阅读市场究竟有何诱人之处?其中还存在哪些值得挖掘的增长空间呢?

二、巨头入局不只为阅读,新科技挖掘更多可能

在近年的数字阅读行业中,总能看到BAT的身影。

腾讯投入上百亿收购了起点中文网和盛大文学,并在此基础上于2015年成立了阅文集团,旗下包括数字阅读用户熟悉的红袖添香、潇湘书院等,并且还有腾讯在阅读方面的重要平台QQ阅读。

阿里也在近年加紧布局,现在已拥有书旗小说、优酷书城、天猫读书等一系列产品组成的数字阅读版图。百度则于2014年成立了百度文学,旗下有纵横中文网、百度书城、91熊猫看书等平台。

然而深入观察会发现,BAT在数字阅读方面发力的目的远不是表面看上去那样简单。由于内容消费的升级和文娱市场互联网化的持续发展,用户对于优质内容的需求门槛也逐步提升。而优质IP的稀缺性使其成为影视、游戏等对内容需求极大的领域争夺的焦点。

所以说,如果互联网企业能够争取到更多的内容甚至是知名IP,对其今后的发展必定形成极大的助力。对在泛娱乐方面发力的互联网企业而言更是如此,例如我们现在看到的很多在视频网站中人气颇高的影视作品,都是根据大受欢迎的网络小说改编而成的,如《斗破苍穹》、《琅琊榜》等等,这些作品都给视频平台带去了可观的流量和实际的利益,数字阅读内容的重要性由此可以感受得到。

在以内容为核心的平台中,内容与版权是至关重要的因素,甚至可以决定平台的生死,这一点可参照此前线上音乐平台的激烈竞争。实际上,不管是音乐还是数字阅读内容,其本质都是相通的,掌握了内容的互联网平台可以在渠道建设、内容生产、版权交易、IP衍生与商业化落地等层面构建更为完备的体系,为今后的发展打下更为坚实的基础。

所以说,互联网巨头们热衷于数字阅读与情怀、文艺都没有太大的关系,更多的是互联网在争夺新市场中“跑马圈地”的惯性所致。数字阅读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将其作为前期的布局,将用户的阅读行为当成泛娱乐消费的重要入口,或许是更为重要的。

对数字阅读行业而言,互联网巨头的加入也给了其更多的发展空间,使其拥有更广阔的发展渠道,摆脱原有模式的“禁锢”。当然数字阅读的发展空间不止来自于巨头的青睐,日益发展的新技术与即将到来的5G时代也能成为数字阅读发展的助力。

在中国,5G领域的技术研发加速,5G网络部署的速度也相当可观。随着5G技术的落地、虚拟技术的提升和AI的发展,“沉浸式阅读互动”将成为未来数字阅读行业的一大发展趋势。在数字阅读中加入新技术将使有声阅读、可视化阅读、沉浸式阅读超越传统的阅读体验,阅读的方式也会从单一的图文拓展到音频、视频,甚至是与VR、AR相结合的立体互动情境中。

可以预见,未来的数字阅读会成为一个消费入口,由其结合AR、VR、AI、5G等新技术衍生出来的新形式会成为吸引用户的重点。所以入局者的注意力多半也不局限于数字阅读本身,而是多渠道全方位发展,不过更重要的是采取能够增加优质内容供给的策略,才可能保证数字阅读行业的良性发展。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